NASA (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) 最新的動畫:
繞著圈圈旋轉12個月,從1880年開始到2021年。
白色與藍色的線代表溫度低,橘色與紅色的線代表溫度高。
近幾年各國開始快馬加鞭的訂定「零碳排」政策,但許多專家認為落實程度一定遠低於承諾。
全球平均溫度目前是 +1.1℃,各種大型災難的跡象,已經慢慢浮現。
以下是近幾年與全球暖化相關的各種問題。
左圖: 2021年4月2日,位於加州的《聖華金谷》San Joaquin Valley 的某個乾枯的果園。《聖華金谷》是盛產草莓、葡萄、杏仁與開心果的地方,每年能賺進數十億美元。但近幾年加州一直面臨著缺水的問題,嚴重影響糧食供應鏈。乾燥的環境也讓森林大火更容易發生,2018年北加州的Camp Fire 大火,把15萬畝的地燒成灰燼、1萬九千個建築被燒毀,還奪走了85人的性命。台灣去年 (2021) 年也經歷了自1947年以來最嚴重的乾旱。
右圖: 2019年8月25日,巴西雨林大火。巴西雨林被譽為世界的肺,但它所面臨的不只是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威脅,在現任總統雅伊爾·博爾索納羅(Jair Bolsonaro)的帶領之下,砍伐活動遽增,巴西雨林正在快速地縮小。被夷為平地的區域,被拿來種植大豆,作為動物飼料。
左圖: 極端氣候讓乾旱更常見,持續的時間更久! 2022年4月29日,義大利北方的波河 (Po River) 因面臨降雨量極少的關係,它的水量是過去的一半,未來並無緩解的跡象。被乾旱影響的其他歐洲國家還包括法國、德國、荷蘭等地區,對農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。
右圖: 2021年7月16日,巴特諾因阿爾-阿爾韋勒 (Bad Neuenahr-Ahrweiler) 被大水摧殘後的樣子。過去這個地區,七月份的降雨量是每平方公尺80公升,但這次在短短48小時內,每平方公尺下了148公升的雨量! 這樣的結果震驚了科學界,包括影響的範圍跟速度遠遠超過預期。
左圖: 2022年1月29日,非洲肯亞的遊牧民族與死去的牛與羊。去年 (2021年) 肯亞經歷了嚴重的乾旱,今年年初反被水災迫害,加上氣溫忽冷忽熱,導致大批經濟動物猝死。
右圖: 2022年5月23日,烏干達東北方的Karamoja在天災、人禍的雙重攻擊之下,有將近50萬人面臨飢餓問題,圖中的小孩因為營養不良站在區域醫院中等待。如同世界各地其他地方,非洲許多國家也飽受極端氣候的摧殘,貧窮與各種武裝分子的襲擊,讓人民的生活雪上加霜。
左上: 原本只在亞洲活動的白線斑蚊 (Asian Tiger Mosquito),竟然也在出現在美國西部,他們隨著海運一起登陸了美洲。白線斑蚊能傳遞登革熱,隨著全球溫度上升,未來可能會在其他高緯度的地方看見他們的蹤影。
左下: 2022年5月23日,民眾在亞東醫院排隊等待「新冠肺炎」的PCR檢測。當人口越來越多,侵略了野生動物的領土,並在一些「非自然」的狀態下與野生動物接觸 ,就會製造更多機會讓病原體從牠們身上,傳遞到人群中。例如: 非洲的愛滋病、伊波拉、拉薩熱、猴痘,中國的SARS與新冠肺炎,南美洲的查加斯氏病、馬秋波病毒與漢他病毒等。
右上: 2022年1月27日,法國西南方的養鴨場因為禽流感肆虐,工作人員在清理大批的禽類屍體。因應人類飲食的需求,現代畜牧業讓動物們集體居住在極度不自然且骯髒的環境,這讓疾病更容易傳播,人畜共病將越來越頻繁。
右下: 2015年1月27日,非洲利比亞,防疫人員將因伊波拉病毒而往生的人埋葬。為何伊波拉病毒會從蝙蝠跑到人身上? 科學家發現,隨著人類的活動範圍開始侵略到原始森林,被伊波拉病毒傳染到的機率也就越高。
參考資料: Climate change increases cross-species viral transmission risk
延伸了解:
對於全球暖化的13個迷思 (請開啟中文字幕)
巴黎協定: 將暖化控在在 +1.5℃ (中文)
氣候變化:九張圖看懂全球變暖和你我的關係 (中文)
共病時代 (中文)
星球飲食 (中文)
參考資料:
2016 中國南方水災 (英文)
2018 日本熱浪 (英文)
加州野火 (英文)
氣候變遷與加州農業 (英文)
巴西十五年來最嚴重的「去森林化」 (英文)
亞馬遜森林的火災 (英文)
德國2021年水災 (英文)
非洲乾旱與糧食危機 (英文)
全球暖化與傳染病 (英文) 、氣候變遷與傳染病 (英文)
非洲森林零碎化與伊波拉的關係 (英文)